尽管互有攻守,但包括英国《卫报》在内的多家媒体都认为:至少在上半场,利物浦的赢面看上去更大。前场三叉戟对于皇马后防持续压迫,让场边的齐达内看上去有些紧张。他知道这样下去,后防犯错只是时间问题——直到第30分钟,拉莫斯用一记抱摔将萨拉赫送进医疗室,齐达内脸上的狰狞表情才有所舒缓。
半场0比0,此时在基辅报道比赛的FIFA记者马丁·帕拉西奥发来一条调侃的消息:这会儿齐达内估计又在更衣室内使劲拍手+三个拍手表情+一个眨眼表情。
这是一个流传于西班牙媒体圈的段子,旨在调侃齐达内于皇马的“无为而治”——面对困难和矛盾,齐祖用“拍手加油”这一最基础的精神激励法帮助球队重回正轨。在中国球迷口中,齐祖式精神激励法还有一个更为奥妙的名称:玄学。
这两种称呼的共同之处在于强调齐达内身上的运气成分。有趣的是,好运相伴的齐达内今天凌晨率领皇马连续三年捧得欧洲冠军杯,继上世纪70年代的阿贾克斯和拜仁慕尼黑后,成为近40年来首支完成三连霸伟业的超级豪门。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运气总是眷顾他?
比赛有两个转折点,其一为开场30分钟萨拉赫的离场,其二是下半场61分钟,贝尔替换伊斯科出场,皇马阵型从原本的4-3-1-2转为4-3-3。伊斯科的存在是为了给C罗和本泽马输送弹药,贝尔上场后位置更靠前,旨在痛击利物浦后腰与中卫之间的结合部。BBC三人来回穿插换位,为贝尔贡献的两记天外飞仙提供了战术支持。值得注意的是,贝尔的两粒进球均从右路游弋到中路完成射门,套路清晰,明显是战术安排。
半决赛对阵拜仁,齐达内在首发阵容中放弃以防守为重的主力后腰卡塞米罗,果断派上莫德里奇、科瓦契奇和托尼·克罗斯三名策应型中场,实在出乎《马卡报》的意料。这显然也与齐达内的排兵布阵有关。考虑到次回合因比分落后,拜仁必然会压上进攻,皇马需要在中场快速出球至前场,用高效率防反压制拜仁进攻。这招颇为冒险,但的确有效。全场气势汹汹的拜仁在大部分时间里总给人一种有劲使不出的感觉。而皇马,却利用中场快速出球迅速扳平比分。
问题又一次解决!皇马又经历一场险胜,而这似乎已成了齐达内的执教常态——总能在被动的情况下,以极小的代价取得理想的结果。同样发生于本赛季欧冠,对阵纸面实力更强的巴黎圣日耳曼,齐达内在球队迟迟打不开僵局的情况下,果断换上阿森西奥和卢卡斯·巴斯克斯两名小将,结果两人的比赛最后十分钟双双建功,将一场平局硬生生踢成了3比1。
还记得上赛季欧冠决赛吗?齐达内在半场休息时没有做出换人调整,只是叮嘱队员们合理利用场地宽度,就这一招竟然完全扭转了比赛战局。当时的英国《独立报》就评论说,齐达内正在以安静的方式,为自己积累“低调大师”的资本。
和目前大部分世界名帅不同,媒体和球迷似乎很难在教练齐达内身上找到一个明显的长处。论战术哲学,无疑瓜迪奥拉首屈一指;论人员管理,老好人安切洛蒂怕是更得人心;论战术改造,请看向他的欧冠决赛对手利物浦主帅克洛普;即便论临场调度,也有太多经验派教练走在齐达内身前。哪怕是和舆论斡旋,齐达内的回答也几乎语调轻柔、千篇一律。
这或许也是齐达内执教能力经常被低估的原因:你很难用一个鲜明简单的性格标签或者技能类别来定义他。这些无法定义的,与其说是才华,不如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直觉:齐达内能用自己的方式阅读比赛;能先于他人嗅到危机;还能严格区分自己作为球员和教练之间的身份职责。
这些无法用数据丈量的“人为因素”,会用最微妙的方式影响到球队及比赛的走向。比如他敢于承认自己的失误,并虚心接受改变;比如他是第一个敢于因战术考虑,对当家球星C罗动刀的教练;比如他上任之初就拆散了之前名声大噪的BBC组合,并大力提拔年轻人取而代之,因为BBC组合容易打破球队由攻转守间的平衡——要不是今天凌晨利物浦进攻受阻,齐达内怕是不会让BBC轻易再度合体。
当然,你可以继续用“玄学”和“拍手”这两个标签调侃齐达内,我相信大部分媒体也仍会热衷于此。齐达内并不完美,毕竟这也仅仅只是他作为一线队教练的第二个完整赛季。但别忘了,就是这样一个运气不错的男人,已经低调得完成了足以永载史册的欧洲三连霸伟业。这恐怕并不是拍拍手就能做到的,对吧?
文/朱渊(英国谢菲尔德FC国际事务顾问)